
日前,商務部綜合司和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2020年秋季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回顧了今年前10個月中國外貿運行情況,展望了2020年全年和2021年中國外貿發展趨勢。
2020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中國外貿回穩向好、好于預期,貿易規模和國際市場份額提升,貿易結構持續優化,業態模式不斷創新,服務新發展格局有力有效,為推動世界經濟和全球貿易復蘇發揮了重要作用。報告認為,中國外貿發展的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大,長期向好發展趨勢沒有改變。
報告指出,前10個月,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25.95萬億元,同比(下同)增長1.1%。其中,出口14.33萬億元,增長2.4%;進口11.62萬億元,下降0.5%;順差2.71萬億元,擴大16.9%。其中,服裝等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2.96萬億元,增長9%,占出口總額的20.6%,較去年同期提升1.3個百分點。在全球防疫物資需求拉動下,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等合計出口1.14萬億元,增長33.7%,其中,紡織制品出口9084.1億元,增長121.9%。
外貿整體運行呈現如下特點:新興市場占比進一步提高,國際市場布局更趨優化;中西部地區外貿占比提升,國內區域布局更趨均衡;機電產品拉動作用凸顯,商品結構持續升級;重點商品進口增勢明顯,進口商品結構更加優化;民營企業帶動作用突出,外貿內生動力增強;一般貿易占比提升,貿易方式持續優化;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
對于2021年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環境,報告指出,全球疫情或持續存在、貿易和投資限制可能增加,加之地緣政治定性上升等多重因素,全球經濟整體艱難復蘇。
同時也要看到,國內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外貿穩中向好發展的總體勢頭沒有改變,支撐外貿發展的有利條件依然很多。一是世界經濟復蘇任重道遠,二是外貿創新發展具備堅實基礎和有利條件。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