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兩年的產能集中釋放,當前國內乙二醇存量產能已呈現大幅過剩局面。受供過于求影響,乙二醇價格出現了大幅回落。在低價低利潤沖擊下,國內乙二醇工廠開始主動減產,但由于需求端疲軟,乙二醇社會庫存仍然累積到了歷史高位。整體來看,基本面利好難覓,乙二醇將維持弱勢格局。
煤制開工偏高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累計算錄得60%漲幅,而國內煤價則整體平穩運行,當前油煤比價顯著走高。而乙二醇國內生產工藝中,油制工藝占比55%以上,煤制占比則在36%左右。近年來伴隨國內煤炭清潔化利用政策的推行,煤制裝置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而煤制產能的擴大也支撐了其定價能力的上升。
在國內乙二醇因存量過剩而導致利潤大幅虧損的情況下,我們看到,利潤虧損以油制為主。截至6月2日,國內石腦油制乙二醇虧損仍然超過800元/噸,對原油的比價則為歷史低位。而煤制裝置則一直保有一定的現金流,同時期煤制乙二醇現金流在180元/噸附近,依舊能維持生產。這就意味著,盡管乙二醇油制生產虧損一直在擴大,但伴隨著國際油價的上漲,乙二醇煤制的利潤空間將會持續因此獲益。在此背景下,國內煤制裝置反而能以相對更好的成本維持高負荷生產。
而油制裝置由于大多數屬于一體化生產,工廠只能通過降負或者轉產來減少乙二醇產出,在乙二醇油制虧損已經維持3個月的背景下,當前油制工廠60%左右的整體負荷已經是階段性的底部。因而,當前國內乙二醇市場需要更低的價格以及利潤來沖擊煤制裝置,從而再次平衡市場供需。
淡季壓力明顯
當前終端需求已經進入旺季尾聲,國內紡織需求端疲軟預計將持續。由于春季旺季需求缺失,大多數下游工廠庫存高企,普遍處于不敢接單、接單虧損的困境。而終端不景氣也導致聚酯工廠歷史高位庫存的出現,相應地,國內聚酯工廠通過降低開工率來平衡市場。當前聚酯開工率在83%附近,但聚酯工廠虧損導致其短期提負意愿下降。當前聚酯產業鏈最迫切需要的便是真實需求的回歸。
從具體品類看,當前最景氣的聚酯產品為瓶片,而其余品種長絲以及短纖都處于虧損狀態,而當前瓶片端負荷已處于同比高位,長絲以及短纖在虧損以及高庫存的壓力下仍然存在降負可能。因而,預計聚酯工廠整體負荷提升空間有限,三季度負荷預計難以超過87%,且存在進一步下降的可能。
庫存持續累積
由于前期大幅過剩局面的出現,當前乙二醇港口庫存已經累積至歷史高位,而由于需求疲軟,短期難以帶動庫存去化,乙二醇需要維持低價以及低利潤態勢。這個低利潤不僅是油制工藝,煤制裝置工藝的擠出對于乙二醇市場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盡管乙二醇前期的低利潤已經帶來了國產供應端的大幅減產,當前國內乙二醇整體負荷低至60%附近,但由于油價上漲幅度高于煤價,使得煤制裝置的現金流受到支撐。另外,由于油制裝置負荷的下行瓶頸使得當前乙二醇的利潤結構并不能帶來供應端的進一步變化,即使原油價格進一步上行,乙二醇價格也會受到供需過剩的壓制。
短期來看,預計乙二醇將處于4800—5200元/噸的運行范圍之內。該價格處于煤制成本線附近,而后市伴隨著矛盾的進一步積累以及新增產能的投放,乙二醇將繼續向下運行。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