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情
6月3日至5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在武漢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武漢紡織大學非遺研究中心傳統印染技藝傳承與創新團隊現場向市民講解天門藍印花布印染技藝,讓市民充分了解藍印花布手工刻版、植物藍草打靛流程,藍染服飾靜態展示等荊楚傳統藍染文化與技藝。
據武漢紡織大學副教授王妮介紹,天門自古就有“趕桃花缸”與“壓箱”的民間婚嫁習俗,明清時期天門156家染坊開辦,藍印花布印染技藝2011年獲批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連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既體現了非遺保護傳承,又融合了時尚元素,武漢紡織大學非遺研究中心馮澤民教授、胡曉東教授、陳海英老師及陽新布貼傳承人胡芳老師全方位的宣傳推廣天門傳統藍染成果,為非遺保護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上一個:
無
下一個:
張謇杯獲獎作品巡展廣州站登陸設界!
上一個:
無
下一個:
張謇杯獲獎作品巡展廣州站登陸設界!
友情鏈接:
政府網站
發布時間:2021-03-11 15:48:46
行業協會
發布時間:2021-03-11 16:01:38
下屬公司
發布時間:2021-03-11 16:03:14
合作單位
發布時間:2021-03-11 16:06:10